陈澈 | 自然生长

满艺
艺次元
2017-11-14 15:07:34

诗人顾城说:“一朵花儿开的时候,从来不想谁在看的问题。” 内心受到震撼而生发灵感创造出的艺术作品才能真正打动观者。艺术家陈澈在自然中获得灵感,将一幅幅深邃灵动的内心图景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成当代艺术中心当前展览“异化的乐园”展出了艺术家陈澈的新系列作品, 【满艺直播】来到现场围绕创作、当代艺术的话题对陈澈老师进行了采访。 

M=满艺 C=陈澈 

M: 这系列“自然生长”作品是以自然为灵感来源进行创作,能看到雨林、植物等等元素,您自己也喜欢养植物对吗?

Growth (Red)No.1 画布综合材料

150x150cm,2016

C: 是的,可能跟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系,后来对植物一直兴趣很大,包括到了英国以后,那里的自然环境非常好,我用了很多时间在那些环境里拍照、观察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Growth (Blue)画布综合材料

152x142cm,2016

M: 您在伦敦生活多长时间? 

C: 10年,开始我在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读研究生,Fine Art专业,当时同时拿到了切尔西、圣马丁和坎伯威尔三个offer, 因为切尔西出过很多有名的艺术家,而且位置环境都很好,所以最终决定去那儿读。毕业以后,很幸运的有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几年前回国。 

M: 所以您对植物的感情确实有很长的渊源

黑桥二道八号工作室后院,2015

C: 是挺感兴趣的,可能与天性有关吧。回国以后把工作室定在黑桥的二道八号院,当时我的工作室正好在靠后的一排,环境状况不是很理想,有好多建筑垃圾,所以我花了好长时间边画画边改造后院,大概用了一年时间。把垃圾清走,把土筛过,用有机肥料种了很多种植物,像一个植物园。但去年被拆掉了,很可惜。 

M: 这些工作的过程也留下了一些资料吧?

集合体,装置,尺寸可变,2015

C: 是的,有很多图片,用当时种的丝瓜啊,不同种类的瓜,还有秋葵等等也做了作品,在不同的展览上曾经以装置的形式呈现。 

M: 那么从当时的植物装置到最新的自然生长系列之间的创作过程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发展过程呢? 

C: 其实也不仅仅是植物,确切的说应该是生物,自然,这里面包括的就非常丰富了。这都与自己天然的兴趣有关,因为我们都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作为我来讲,我一直在寻找属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潜藏在我们内心的“自然”或者说是自我的自然/自然的乌托邦。

理想丛林(Ideal Jungle),画布综合材料

145x365cm,2009 

整个我的个人语言形成大概经历了近10年时间吧,我是2005年从切尔西毕业的,毕业的时候基本找到了个人风格的方向,在学校期间的创作有很多尝试,也有便具象的表达,从最开始的“Reflection”系列,“理想丛林”系列,“Mindscape”系列,以及现在的“生长”系列。其中“Mindscape”是自创的一个词,由英文“Landscape”(风景)而来,中文有人翻译成“心象”。 

譬如身后“蓝色呼吸”这件作品呢是和北京的环境有关系,完成这幅画的时候记得是去年北京雾霾最严重的一段时间,正好是那个过程中画的。所以我把作品和它对应起来,有些乌托邦的成分。

蓝色呼吸(Blue Breath)画布综合材料

197x320cm,2017

M: 您在创作时有写生的步骤吗? 

C: 写生对于传统或写实的绘画来说是更必要的,但对于我的创作并不是,因为我的绘画在面貌上并不写实,更多是表现内心的自然,“自然的乌托邦”。

在我看来,没有绝对的写实或者抽象,我也从来没有把自己作品用抽象或者写实去定位分类,这只是形式上的区别。即使早期的“梦幻丛林”系列在作品的表现上与传统的写实也有着本质的区别,所有的细节也都是很个人化的处理,甚至是非逻辑的。 

 DreamJungle(Red),画布综合材料

130cm(直径)2016

M: 在切尔西读书是第一次切身处于西方艺术环境,当时受到了怎样的冲击? 

C: 当时确实冲击很大,触动很大,因为班上40个学生,基本上都来自欧美。我是班上唯一的一个中国人,其他亚洲国家的学生也不过几个。老师的理念也和原来接触的完全不一样,给我的冲击挺大的。记得当时我还写过一篇小文章,叫“我的放逐”,说的是在习惯了一个特定的环境之后,再进入到全新的意识形态中,观念上感受到的冲突,很有戏剧性。班上同学只有少数是绘画创作,有些做装置的,新媒体的,甚至研究哲学的、写诗的,和他们的交流是非常有意思的。 

M: 技法层面上,您的作品有用到油画颜料、丙烯等等综合材料是吗?

Cave No.2 画布综合材料

99.5x99.5cm,2016

Blue Dancer,画布综合材料

120x100cm,2016 

C: 是的综合材料,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区别我认为主要在材料和方法两方面,材料上我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后来也用到了喷笔。偶然接触到喷笔,它在画布上呈现出来一种特殊的质感,这是是之前用油彩或者传统媒介体会不到的,普通画笔表现不出来的一种效果,我就被吸引住了,所以后期喷笔用的比较多。

Rain Forest No.1,画布综合材料

220×175cm,2015 

M: 当代艺术的形式很多元,像您刚才提到的,比如装置、行为、现成品的运用、新媒体等等,您怎么看架上绘画、雕塑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和它们的关系? 

C: 当代艺术的一个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多元化,艺术家有着充分的自由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创作。而绘画作为最为传统的媒介势必也不会消失,而且永远不会,但只变成当代艺术范畴的一分子。绘画与这些新的媒介之间只是形式上的不同而已。还是那句话,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想说什么 

Deep water  布面油彩,80x80cm 2016  

M: 您有喜欢的艺术史上的大师吗?对您的作品产生过影响的有哪些? 

C: 美术史上的?高更,蒙克等等。当代的更感兴趣一些,丹尼尔.李希特,Peter Doig,Nigel Cooke, Gleen Brown, Dan Perfect ,克雷格.马丁等等更有意思一些。在切尔西学习时我的导师给我推荐了Peter Doig,他是我的学长,当时感觉非常喜欢,早期的作品受一些他的影响,但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方向。毕竟我们有太多不同,找到自己,和影响你的艺术家拉开距离,这才是必须的。

蓝色生长  油彩丙烯画布 100x80cm 2015

M: 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和设计师合作的艺术衍生品项目吗? 

C: 跨界是当代艺术环境的一个生态之一吧,如果艺术作品通过跨界的形式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与感受到艺术家的创作,这当然是一个好事了。同时也让艺术家能从一个新的环境与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这对艺术家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作为我来说自己的作品通过跨界合作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对我来说这也是一个有趣的尝试。但是有个前提就是绘画是我的主要工作,时间的分配上一切都应该服从于它,主要的工作需要设计师来完成,我只需提供作品资料或者建议,最终通过大家讨论来完成。 

M: 对于新的传媒方式,比如说艺术相关的app您作为艺术家怎么看?平时喜欢怎样获取艺术相关的咨讯? 

C: 微信、公共号平时会看,再有我认为到现场亲自去感受非常重要。这个月刚刚去伦敦看了Frize艺术展,这个展会基本上我每年都看,差不多有十年了,还有巴塞尔尽量会去。

Growth (Red),画布综合材料

197×320cm,2017

M: 您未来有什么创作计划?

C:不会预设,因为很多现在看来有意思的一些想法都是在不停的实践中产生的,但整个大的脉络不会有大的变化。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创作新的作品,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我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绘画的形式出现的,和做纯观念的艺术家不同,画画是个亲历亲为的事情,手感与直觉对画家来说来说非常的重要,想法是一方面,但创作中的许多的有意思的东西是需要大量的实践才会出现的。

采访现场

陈澈老师介绍自己作品

398
zan

注:本站部分文章及视频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上帝,你好!”
魏因加特的文字设计中国巡展
共享充电宝企业陆续开始倒闭 王思聪要赌赢了?
erwe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