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哈德·里希特:无风格就是风格

文艺星球
艺次元
2017-07-05 09:55:35

哈德·里希特:无风格就是风格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1932年出生于德国Dresden(德累斯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1-1956年就读于德累斯顿艺术学院,1961-1963年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深造和工作,1971年起被聘任为教授,在那里执教至1994年退休。1963年第一次举办他的展。他曾有3次婚姻,生有3个子女。


60年代初里希特以其照相现实性画对数十年绘画艺术与所谓更合乎时代的摄影艺术相比已失去意义的看法,找到了有说服力的回答。他以使用和模拟照相性的元素的绘画战略成功地摆脱这一挑战。

当时里希特认为,针对复制图片的无所不在,传统的绘画艺术只有适应改变的媒体条件,自己变成照相艺术,同时不放弃其本身的绘画性质,才能保持其意义。

1972年记者RolfSchoen采访他时,他这样解答这个表面上的矛盾:“我也不是说,我想模仿一张照片,而是我想制造一张照片。我对照片就是一张曝光纸的那种看法不予理睬,这就是以其他方式制造照片,而不是制造像照片的绘画。”

因此,他觉得最重要不是其画的通过采用摄影的黑白及不清晰表面上与照片的相似,而是将摄影的特征,例如其客观性、保持距离性、真实性以及其放弃艺术性的构图转到自己的画中。以这种方式,借鉴尽可能多与绘画艺术竞争的摄影艺术的特征,使里希特当时获得成功展示以“照片”形式的作品。

这样,里希特的作品使数十年谣传已死亡的绘画艺术苏醒。以所谓“照相”的形式,摆脱自己的传统的绘画艺术在里希特的作品中存活下去。

1959年第二届卡塞尔文献展,展览现场

“我为什么迟迟都未完成里希特的传记,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于大量的技术性和状况问题。只有极少数的20世纪艺术家展开了能让艺评家和史学家们沦为受害者的诠释迷宫。例如杜尚的迷宫,艺术史学家们都在其中彻底迷失了将近有20年之久。我希望这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但里希特在某个程度上确实显示了他的多样性和不定性,并在此范畴下指认了现在的艺术应该或可以是这样的,也因为这个可能性让我不断要从头开始反复的审思。”


【拍卖作品】

《抽象画(809-4)》

拍价:3040万美元

估价:$31,000,000

《米兰大教堂广场》

拍价:3712.5万美元

估价:$38,000,000

《抽象画》

拍价:3038.9万英镑

估价:$41,000,000

《抽象画》

拍价:3420万美元

估价:$34,200,000

《抽象画》

1988年作

估价:$2,600,000

《冰山》

1982年作,油彩画布,100.5x151公分

估价:$16,000,000

1972年,里希特面对婚姻危机之际,他在格陵兰岛冰海峡旅行途中拍摄数张冰山照片,其后以此创作动人心弦的作品。此次旅程使他暂离杜塞尔多夫的生活,一方面休养身心,另一方面更为他带来澎湃灵感,创出人生中最强而有力的画作。

这个创作意念……实是为了远离繁琐……我面对的婚姻问题已达白热阶段。走进冰天雪地,其实反映我渴望置身安全之境,眼下四野无人,只见连绵冰雪。

──格哈德·里希特

桌子Table 1962 年,尺寸:90 cm X 113 cm

《48幅肖像》 图集Atlas从创作照片绘画开始,里希特便不断地在收集图像,《图集》收录了许多里希特创作用的剪报、素描和老照片等等。这些数目可观的资料经常和里希特的绘画在世界各地同时展出。

Atlas Sheet: 1 1962 年

彩条Colour Streaks 1968 年

尺寸:200 cm X 200 cm

红-蓝-黄 Red-Blue-Yellow 1973 年

尺寸:200 cm x 200 cm

两支蜡烛Two Candles 1982 年

尺寸:120 cm X 100 cm

 骷髅与蜡烛Skull with Candle 1983年

尺寸: 100 cm X 150 cm

1977年10月18日Baader-Meinhof 里希特另一组在1980年代最著名的创作是15张有关德国恐怖组织“红军派”(Red Army Faction)中4名成员的照片绘画。在这段被称为“德意志之秋”的日子里,4名被捕获的“红军派”成员于1977年10月18日在狱中自杀,但这一直被怀疑是德国警方所杀,绘画描述的便是这个事件的始末。

死亡 Dead 1988年

尺寸: 62cm X 67cm

面对-3 Confrontation 3 1988年

尺寸:112 cm X 102 cm 

玻璃/镜子 Glass/Mirror

自1960年代起,里希特便开始制作玻璃装置。2002年为配合纽约现代美术馆的回顾展,柏林的古根海姆美术馆也展出了里希特的8面灰镜子装置《灰》(Eight Gray)。

4片玻璃4 Panes of Glass 1967 年

尺寸:190 cm X 100 cm 

玻璃和铁

6面灰镜子6 Grey Mirrors 2003年

尺寸:400 cm X 400 cm X 50 cm

2002年于德国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出的作品《灰》(Eight Gray)现场。 战争剪报 War Cut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里希特从每天看的报纸《The 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中收集了3月20日-21日有关伊拉克文字新闻,配合1988年的抽象绘画《No. 648-2》出版了这本拥有216张抽象图文和描述伊拉克战争文字

战争剪报封面

左图为他和现任妻子Sabine Moritz;右图为第二任妻子,德国艺术家Isa Genzken

1960年里希特画的Ema Richter,他的第一任妻子

1960年,在家乡德累斯顿的起居室内,妻子Ema和女友

绘于1956年,里希特唯一创作过的有关家乡德累斯顿工作室外的风景,也是里斯特自认为重要的早期创作

1970年,法国艺术杂志l'art vivant在第15期介绍了来自德国的艺术,杂志的封面选用了里希特在1966年创作的照片绘画 Ema (梯级上的裸女),由于封面出现了裸照,杂志结果被指控伤风败俗并违背了法国的色情法,一直到主编强调图片是绘画而不是摄影时,指控才被取消。

 杜塞尔多夫的艺术家们,摄于70年代

1967年所摄的Konrad Lueg, Sigmar Polke, Blinky Palermo 和里希特(左起

Apples 苹果 1984年

尺寸:65 cm X 80 cm

Apple Trees 苹果树 1987年

尺寸:67 cm X 92 cm

 Flasche mit Äpfeln 酒瓶与苹果 1988年

尺寸:83 cm X 62 cm

Man Shot Down 1 枪杀-1 1988年

尺寸100 cm X 140 cm

Youth Portrait 青年肖像 1988年

尺寸:67 cm X 62 cm 

Cell 牢房 1988年

尺寸:200 cm X 140 cm

从里希特的艺术创造中,还可以看到德国艺术在20世纪后半叶重新建立起来的民族文化属性。在他的艺术中,充满了一种尊重日常经验又超越表象再现、注重精神内涵的德国艺术传统,充满了一种在多样的媒介边界地带构建绘画新的价值的探寻,也充满了视觉文化可能获得的新的社会性与现实性。在具象与抽象、绘画与新媒介、艺术性与社会性的关系这些问题不仅在西方艺术同时也在中国艺术面前存在的时代,他的艺术不仅在西方艺术界获得普遍赞誉,也深值我们中国艺术界所研究。


为什么里希特会成为目前在世最贵的艺术家?


原因一:在世最具声望的艺术家

首先,在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Freud)去世之后,里希特成了仍在世的最广为人知、最有声望的艺术家。“艺术圈总是需要一个明确的顶点,”来自巴黎和萨尔茨堡的画廊主达太·罗帕克(ThaddaeusRopac)称,因此他的艺术品在艺术市场被视为是安全的蓝筹股。


原因二:题材决定高价

在里希特所有破纪录的作品中,其晚期抽象作品更成了藏家们的青睐,不像早期那些探讨死亡和政治主题的作品那么让人不安。而且他在这个阶段创作的作品数量也比较多——据瑞士藏家乔·海格(JoeHage)精心编辑的在线档案显示,在20世纪60年代,里希特创作了近28幅抽象画作。到70年代增至151幅,80年代更多——前5年中创作了201幅,后5年则达到344幅,尺幅各异。


原因三:国际化的藏家群

里希特的藏家是国际化的,他的藏家遍布了中国、韩国、巴西,更不用说在欧美了。比如台湾国巨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著名华人藏家陈泰铭就收藏了多幅里希特的作品:在他阳明山的豪宅中,一进客厅,迎面的是里希特1994年的作品《墙》。而俄罗斯的亿万富翁藏家阿布拉莫维奇也是里希特的拥趸,他曾经在2008年以1520万美元买下了里希特的一件作品。


来源:文艺星球

149
zan

注:本站部分文章及视频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志伟的作品展示
肖全《我们这一代》摄影展随笔
毕加索的成功:艺术坚守+商业渴望
erwe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