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图形设计的艺术语言

晋城市设计行业协会
艺次元
2017-06-02 09:43:24

图形是一种语言,其概念表述形式主要有逻辑类与形式效应类两种。符号的结合功能在逻辑类图形表达中起着直接作用;而艺术审美中的通感、移情等是形式效应类的图形表达语言的主要手段。


与其他感官相比,视觉、听觉的感受范围有着更大概括的可能,这与对世界的理性认识,与人的高级心理、精神活动有关,它们具有更多的理解的功能,具有更明显的社会特点,更善于去把握、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以达到更深入的认识。因此,视觉、听觉就成为审美感受的两种主要官能,形成为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而图形设计正是利用视觉来接受外部信息传达的。人类只有有了知觉才能感知世界,享受信息。知觉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不只是反映事物的个别特性和属性,而是把感觉的材料联合为完整的形象。通过采用各种手法把图形进行组合或分解,以为了表达某种含义或达到某种视觉效果,所有的手法和技巧都应当表述思想内容,所谓“形式服从于功能”就是这个道理。 推荐阅读:优秀广告中的图形设计原则!


图形语言的两种传达手法

图形语言的表述形式是指图形的传达手法而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倾向于创意思维的逻辑类图形,是力求表现内容与形象相结合,其效果指向感情、趣味和意义,表现图形创意的思考。在此类图形中,大多要通过一个形象同另一形象的某些联系来使人产生联想(例如本体与喻体),而且另一形体本身具有某种象征性,代表某种含义,能引发某种联想,通过这两种形象的组合来产生联想,生发出新的意义。  


另一类是倾向于视觉表现的形式效应类图形,主要是注重图形形式规律的表现,把形式规律作用于视知觉,主要体现“样式”的新奇性,图形大多借用现代艺术中的研究成果,在表达形式上下功夫,概念隐藏在视觉表现中,为思想的表述从外在形式上提供了一种可能,大大加强了图形设计的表现力。 


与语言表达类似的是,现代图形语言往往靠形的比喻,象征,借代等手法来阐述思想,表达概念。在画面中往往要出现例如喻体和被喻体等元素。如现代图形设计中的“正负形、影子效应、元素替代、同构图形、相似型联想、解构图形,变异图形,解构重组……”等多种组合方式均属于此。设计面对的是大众消费者,这些组合语言没有破坏物体形象的整体性,视觉语言艺术而单纯,大多针对具体形象,具有传达逻辑概念的功能。 


图形设计中的想象与联想

在图形中的组合必须是有意义的连接,需要依靠逻辑思维来进行加工和完善。想象是一种观念上的再造和创造形象的心理能力 -- 也就是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设想的思维能力,它是由思维调节的。在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想象的参与,思考就无法良好进行,特别是创造性想象。 


想象是创意的原动力,图形设计也不例外,只有通过想象,才能使自己的思维超越自然的限定,进入理想化的设计境地。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图形设计的想象是一个广阔的心理范畴,各种视觉元素,包括抽象元素都是可以通过想象加以完善的,现实中的形体通过想象可以变异、错位、交替、融合,构成超视图形,各种客观现象也可以通过想象转换成多种意象。因此,想象是艺术的源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想象”与联想有所不同,“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审美感受中的所谓见景生情,就是指曾被一定对象引起过感情反映的审美主体,在类似的或相关的条件刺激下,回忆起过去有关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这是联想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分为近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和欲望联想四种。他们在审美感受的想象活动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联想在图形设计中应用的更为直接,更为广泛,它架起图形形象之间的桥梁,使视觉表现成为可能。 


图形设计中的通感

通感又叫“联觉”。简单的说,通感是人的各种感觉的彼此沟通,是相互交织,交互为用的感觉基础。用语言来描述形象感受,与利用视觉形式表现感受有所不同,前者只需要表述抽象性质,后者则需要借助具体可视的形象或者形式特征。对于图形艺术来说,比喻和联想不是形式表现的实质,形式表现的关键是要找到与各种感受想关联的特征,以可视的形式特征传达较为准确的意向,形成特定的心理感受、风格情调、感情色彩。 


图形设计中的通感表现就是把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受转化为视觉的过程,往往需要调动各种形态、色彩等视觉元素的心理感受。在图形中选择的形象或者符号必须具有普遍人认为的通性,因此,受众群体的定位是及其重要的。创造性的想象需要付诸具体的艺术构思,最终的目的还要落实在表现形式上,必须借助某些视觉能够看到的媒介、形态、方法使想象得以具体化、形象化,这是艺术创造中最基本的问题,而通感的手法则使一些抽象题材有了更大的表现空间。 


图形设计中的移情

寄情于物就是移情,也就是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艺术对象之中,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产生人和物的共鸣。移情现象是一种外射作用,即把“我”的情感变成事物的属性。移情作用侧重于主体心理功能和体验,离开了人的主观感觉,就不存在美。 


审美情感不能脱离完整、具体、生动的对象,而对于对象的背景、意义、题材等的理解是极其重要的,正因为人作为高级动物所拥有的联想机制的作用,有着通感和移情等审美机制,才使作品的表达多样而又感人并且易于解读。在图形中可以用具体的物代人,也可以用抽象的点线面、色彩、肌理质感来表达人的各种情绪和感受,也可以此物来表现彼物,通过物与物,物与人的相互关系来表达抽象或具象的内容。移情使表达形式更丰富,也使抽象艺术作品更易理解、更亲切、更生动。


人们对图形设计的认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走向了新的自觉。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新观念会不断涌现,图形的表达和表现将会有更多的方式,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美的追求也会使其形式不断发展和更新,图形这一既新鲜又古老的艺术定会随现代思维的不断变化和新媒介的不断出现而永远充满活力。









237
zan

注:本站部分文章及视频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李刚田:从书斋到展厅 当代书法与篆刻丢掉的“可读性”
李洪波荣获2017Sovereign杰出亚洲艺术大奖
穿越声音艺术,在“透明的声音”里重建感官体
erwe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