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坠落中?)的世界中心 ——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带来的启示 |

艺次元
2018-11-14 08:55:11

在(坠落中?)的世界中心 ——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带来的启示

时间:2018年11月14日(周三)18:30-20:3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嘉宾:尼古拉斯·伯瑞奥德    侯瀚如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本次讲座无需报名

讲座内容

此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邀请到两位国际知名的艺术策展人和评论家尼古拉斯·伯瑞奥德(Nicolas Bourriaud)与侯瀚如,进行一场关于艺术与世界图景关系的深刻而精彩的对话。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战争的时代”,侯瀚如在2007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策展文章中开篇这样写道。这场战争除了硝烟,更是一次次有关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宗教的对抗与谈判。与冲突相比,我们更需要警觉的是西方主导下的现代化的模式和秩序。当代艺术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而非西方的第三世界的当代艺术本身就拥有多重的使命,一方面它是这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助推者,另一方能否从自身的传统和特质出发进行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某种抗衡。伯瑞奥德与侯瀚如都是在国际视野和语境中工作的当代艺术策展人,他们对世界格局以及当代艺术在世界图景中的位置都有着独立的深刻的认识。侯瀚如曾策划2007年第十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而伯瑞奥德将操刀明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无论是历史上的还是当代的伊斯坦布尔,都是不同文化、宗教和政治力量的冲突与融合之地,是世界的中心,也成为与现代主义谈判的最佳地点。从这里出发,可以生发出对许多问题的探讨,传统与当代,西方与东方,模式与例外,对当下中国社会及中国当代艺术正在经历的变化也有镜鉴与启示。

嘉宾介绍

尼古拉斯·伯瑞奥德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尼古拉斯·伯瑞奥德就当时西方当代艺术中出现的新的潮流和形式提出“关系美学(Relational Aesthetics)”的理论,而后又提出“后制作(Postproduction)”与“茎上根(the Radicant)”等概念,深刻洞察把握最新的艺术现象。2014年其策划的台北双年展将近年科学界与思想界共同关注的“人类世”概念与策展及艺术创作结合,引发艺术界对这一话题的激烈讨论。二十年中Nicolas的理论不断演化并环环相扣,近年关心的话题集中在对西方现代化的反思,不同的文明和思想如何共生,艺术在这一时代话题中为我们提供怎样的价值观和方法论。2011年至2015年,伯瑞奥德担任巴黎高等美术学院院长。2010年至2011年担任法国文化部研究部门负责人。2007年至2010年,他在伦敦泰特英国美术馆担任古尔本基安当代艺术策展人,策划2009年泰特三年展,并在基辅为维克托平丘克基金会担任创始人顾问。他与杰罗姆·桑斯共同创立当代艺术空间巴黎东京宫,并于1999年至2006年担任联合总监。

侯瀚如

侯翰如目前任意大利罗马二十一世纪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MAXXI)艺术总监。侯瀚如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参与策划了超过100个展览,其中包括198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中国现代艺术展”(China/Avant-Garde)、1997-2000年间的“运动中的城市”(Cities On The Move)展览、2000年上海双年展(Shanghai Biennale)、2002年光州双年展(Gwangju Biennale)、2005年第二届广州三年展(Guangzhou Triennial)以及第十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7), 第十届里昂双年展(2009),第五届奥克兰三年展(2013)和深圳香港双城城市/建筑双年展(2017)等。此外,侯瀚如是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中国艺术计划的策展顾问,共同参与策划2016年“故事新编”(Tales of Our Time)以及2017年“1989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Art and China after 1989, Theater of the World)展览。出版的书籍包括2014年墨尔本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Utopia@Asialink的《侯瀚如》(“Hou Hanru”)、英文文集《在中间地带》(On the Mid-Ground) 香港Timezone8,2002年,中文版,金城出版社,2013

1114
zan

注:本站部分文章及视频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活着是一辈子的事 美也是
2018翰海春拍艺次元推荐艺术家崔自默新彩作品以86万/平方尺成交
比别墅还惊艳的乡村豪宅设计
erwe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