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真正艺术是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华商晨报
艺次元
2017-07-14 10:37:15

陈奇

字悟石

双栖绘画创始人

1956年出生于辽宁沈阳,旅居新加坡著名华裔油画家、国画家、双栖绘画理论创始人。

其自幼酷爱绘画和音乐,曾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舞台美术系、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油画研究生班。

曾任中国书画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等。现为新加坡奇缘艺术中心职业画家、新加坡良一投资有限公司艺术部艺术总监、中国辽宁省鲁艺油画雕塑院专业画家、中国盛京画院艺术顾问。

曾工作于辽宁省艺术学校,一直任教并兼美术系系主任。设计的舞台美术剧目有话剧《雷雨》、京剧《包龙图》、评剧《拜月记》和《加林与巧珍》、芭蕾舞剧《天鹅湖》等多个大型剧目及出国演出设计,并获得多项设计大奖。


主要作品

“这幅童趣图是用我的双栖理念画的”,7月6日当陈奇给我们讲解那副妙趣横生的童趣图时,一瞬间扑面而来的是那种人间最纯真最美好的情感。

这是一幅与众不同的画,奇妙之处在于融合了多种元素,“这幅用双栖画概念创作的小童趣我用了动画、中国国画中的水墨画、卡通、插图、速写元素,并把各种元素组合在一起。小童趣没有鼻子,但我不说你看不出来没有鼻子。”

“童趣代表了我的一种风格,不懂的人可能觉得很简单,其实代表了一个深层的文化层次”,陈奇这位上世纪50年代出生于沈阳,现旅居新加坡和美国的华人画家,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走出国门的画家之一。他的与众不同在于开创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画派——双栖绘画理论。

“双栖画是一个很深的绘画理念,是把无限空间、限定空间、多维空间、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像空间的不等式相加,这个空间就是绘画史,整个西方和中国绘画,是一个大的概念组成的,说白了就是从古到今综合到一起,理论上老百姓不太容易明白,但画出来的东西老百姓是能看懂的”,陈奇用通俗语言解释了双栖画概念。


“希望打破传统的思维局限”

7月6日的沈阳依旧高温,陈奇近期的创作精力放在了辽宁省重大题材项目上,“创作了包括皇姑屯事件、八路军进军东北等7幅,9月份展出。”

在外人看来,陈奇之所以能创造出双栖画在于他自身那种跨界融合的天分。毕业于舞台美术系,却能在油画上有自己独到理论和风格;他的水墨肖像人物也极其别具一格和耐人寻味;他的每一幅双栖画即使是普通百姓也能感受到与众不同,“大家喜欢就行了。”他是一位西画、国画双修的画家,他的国画中每每不经意间渗透着西画的底蕴,同时也让人能感觉到他国画笔墨的挥洒自如。

“我画画很快”,陈奇是位高产画家,但一段时间以来陈奇比较偏爱童趣图和母子图的创作。对于人们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什么,他说得很直率,“希望打破传统的思维局限,因为过去大家看画都看什么线啊,墨啊,我的理念就是打破那种习惯思维,创建一种新的东西让大家看。”

双栖绘画作品最特别之处是把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陈奇比较偏爱的童趣图通常都极富故事性,一位美丽的少妇,打扮时髦而又丝毫不减原生态的乡村风韵。她正在自家篱笆墙内的花园里,给自己乖巧漂亮的女儿讲故事。她们身旁有一只美丽可爱的大白鹅,整个画面偏蓝色系。当人们驻足观赏这幅画的时候仿佛可以听到孩子银铃般的笑声,看到大白鹅憨态可掬的模样,闻到篱笆外面传来的馥郁花香。作为双栖画派创始人,谈及对于双栖画派发展的个人愿景,他用了“不知道”三个字,让人备感意外。

陈奇对此有自己的解释,“我的绘画不想有年龄段的限制,而是大家都可以看懂的、民族的、卡通的,还有国画式各种元素在一起的一种艺术。至于对双栖画是发展有哪些期许,说实话我不知道。虽然我创造了这个画派,但我没有希望它能怎么样。我只是说把各种元素综合在一起,让它走进时代,跟着时代走,大家喜欢就行了。”

“特别不愿让人炒高我的画”

“我就是一个纯职业画家”,陈奇说他就想自己画自己的画。现在他时常往返于国内与新加坡之间。

1989年陈奇在新加坡首次举办画展,后更因创立了独特的双栖绘画理论而受到重视。他画风结合了中西方两个世界的绘画风格既具有欧美的色彩,又蕴含了古典中国的意境。作为少数可以同时驾驭西方油彩与中国传统水墨的艺术家,陈奇的画好像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斑斓的颜色为这些故事营造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意境,也因此颇受收藏家青睐,《荷塘月色》《睡莲》《人体》被高价收藏,“近些年我的油画被炒得特别高,我特别不愿让别人炒高我的画。”对于时不时出现的天价画作拍卖,陈奇有着自己的观点。

陈奇通过对西方百名绘画大师绘画技法的多年研究,继承了各家之所长,并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双栖绘画理论,开创了中国油画画坛上拥有自己个人绘画理论先河。

在陈奇看来,“真正艺术是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才叫艺术”,他的绘画作品,无论是油画,还是水墨肖像亦或是双栖画,每一幅都别具特色,各有各的精彩之处,各有各的韵味之美。

开幕时间:2017年8月19日10:00

展览地址: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



文/华商晨报首席记者 段芳宇

图/华商晨报记者 蔡敏强 


来源:华商晨报




398
zan

注:本站部分文章及视频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探究!图形设计的艺术语言
第五届明斯特雕塑展(2017)
抽象艺术会流行是一种历史必然
erwe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