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当代艺术,你得先是一个自由的人

亚洲艺术杂志
艺次元
2017-07-13 14:29:51

某日,G小姐突然提议说,周末我们去看个艺术展吧,最近的生活节奏太紧张,需要一点调剂。对于这样的文艺请求,我怎好意思拒绝,自然满心欢喜得答应。

说实在话,对于G小姐的这番提议,多少感到有些意外。现代社会,人们选择放松的方式有很多,看展是其中一种,但它却不一定会很轻松,特别是看当代艺术展,很可能还会很累,因为大多数人常常会表示——看不懂。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看展囧境,趁机探讨下背后的原因,反倒显得特别有意思。

 袁运生的画

语言,起因都是因为语言

语言是人类表达自我意识的重要工具。从建立一整套模式和使用规范,再到形式和内容的约定俗成,都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系统工程。

近一个世纪以来,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语言的交流和演变速度明显在加快,而且也越来越趋向多元化,使得关于语言的定义不断被扩展。艺术的语言也同样如此。

在中西方不同的语境下,对艺术的定义各有不同。对于国人来说,比较熟悉的艺术语言通常是书画(西方称为架上艺术),它们连绵延续了好几千年,通常被展示在美术馆、博物馆或者画廊里,至今也仍然受到人们的珍藏欣赏。西方的古典艺术里,也是绘画雕塑居多,比如罗浮宫里小小尺寸的《蒙娜丽莎》,罗丹为地狱之门创作的《思想者》。

但国人对于过去100年里新迭代的艺术语言,比如影像、装置、行为、新媒体、身体、大地等架下艺术,就感到不是那么熟知了。虽然这类首发于西方,其后被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现在也开始成为了美术馆、博物馆或者画廊的座上宾客(比如杜尚用小便池创作的作品《泉》),但因为近代历史出现过文化交流的断代,所以大众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始终是有些陌生或者滞后的。

杜尚《泉》1917

不过我们稍作对比就会发现,艺术语言的发展已经从写实、象征走向了抽象、观念。而如果要弄懂其背后的含义,理解语境就显得特别重要。但对于不熟悉其背后语境故事的看展人来说,文化的不同首先就造成了沟通的障碍,理解的鸿沟,同时在固有的艺术定义遭到挑战之后,很容易产生抵触和疑惑的情绪。

这就是为什么看现代艺术会觉得很累,因为它需要你提前做很多功课(去了解艺术家背景、艺术史、社会思潮),同时还要带着包容、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它对你精神上的挑战。其二,因为历史原因,绝大部分国人在过去30年缺少审美教育这一环,对艺术功能的认知还停留在陶冶性情接受感化的层面。

美不美已经不重要了,理解才是关键

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产物,一直是意识形态的言说工具。只是言说背后的角色,有时候是个体,有时候是一类群体。不断交替,互相撕扯。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双方就有关艺术话题的争吵,但实着背后是不同权力或者价值观的较量。

 井上有一的书法

早期的西方艺术家一般受雇于王室、教会或者富商,他们会专门定制属于自己的作品。在极力表现美的方向上,画家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研究光线、色彩、构图,在形式上不断创新,以追求近乎于神性的美(比如拉斐尔的作品)。

古典主义时期,人们对于美的定义是和谐的、让人愉悦的。所以你只需要静静的欣赏,细致的品味就好了。至少它在视觉表现形式上是充满了美感的。即使到了后期,艺术的表现形式一再被突破,走向象征主义、立体主义,但它多多少少还延续着架上艺术的大框架,材料仍然是颜料,表现依托于色彩的运用(比如毕加索《格尔尼卡》、莫奈《睡莲》)。

毕加索《格尔尼卡》 

但到了当代艺术,艺术语言从内容到形式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架下艺术形式的大量实践,内容也完全观念化,表达主体权利发生大逆转,这是一种对权威意识的反抗革新,完全有别于古典主义时期,追求真善美的艺术路径。

此时,艺术已经从神坛走向了世俗,从极权走向平权,自由的诉求让艺术家开始变成一个个哲学家,社会学家,甚至未来学家,他们用艺术这种语言去批判社会,提出问题,指出真相,而看展的人不再只是单纯的欣赏,而需要对艺术作品进行精神上的互动。

作品的形式美自然也被奇奇怪怪的表现方式所取代,视觉上不一定是美的,而是普通的,甚至是丑陋的。当美这个单纯的概念失去作为艺术价值判断的标准的时候,真和善也就随之瓦解在作品之外了。

所以,看不懂当代艺术很正常,因为它不是靠看懂的,而是需要理解、对话、反思,这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个人化体验过程,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对作品的感知会受限于自身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不同而不同)。

当代艺术需要理解

而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里,国人的教育一直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艺术的意义仍然用作抒发情怀,修身养性。在权力集中的时代,更是一种宣传洗脑的手段,个体的声音必须服从集体权力的意愿。

在当代艺术开始进入中国之后,国内的艺术作品里反应出的折中主义态度仍然居多,直接激烈的表达是要被驱逐的,所以最后艺术家转向隐喻象征的手法让作品更加晦涩难懂。

审美消费,当代人的精神救赎

正如同我在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对于G小姐的主动要求,自己多少感到意外,但同时也感到欢喜。

在这样一个盛行消费主义的时代,艺术算是最高层级的精神消费了吧。人们购买物质商品大多出于满足自己一时的欲望,但买买买之后通常又会产生一种的虚妄感。同时,购买者看似经济自由,消费随意,但其实大多数人是活在了广告主、资本家为其联合设计的人生幻境里。

艺术是最高层的精神消费

他们不断用各种语言形式去刺激你,调动你的感官神经,让你沉浸于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里,终极目的就是诱导你消费,不过到最后,很难说是你消费了物质,还是物质消费了你,因为在这层权利关系中,你并非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个体。即使商家可以提供私人订制的服务,但它至多是满足你可以在财力和权利上的炫耀感,而并非真正能给予精神上的独立自由。而当代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做到。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去美术馆、去博物馆,选择和来自精神世界的艺术品做一次对话,帮助你至少可以在一个特别纯净的环境里,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安抚平时焦虑浮躁的心。在对话中,换个角度去思考当下社会,获得新的感知。

虽然这个过程并不轻松,而且很可能没有审美的愉悦,但至少在面对艺术作品的那一刻,你可以做回一个自由人,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和它产生共鸣或互动,最终完成一次自我的精神救赎(现实的世界里,有太多的压迫)。

展览现场

而且这一次,没有人会暗示你“这就是权威,这就是标准答案,这就是正确的”,因为你对某个现代艺术作品的喜爱,已经不仅仅是出于一种纯粹的审美,更多的代表了你选择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风格——批判或赞同,宏大或个人,反讽或虚妄。

这就好比你喜欢是徐冰、蔡国强的作品还是喜欢叶永清,或者方力钧的作品。选择的背后其实是你个体自由人格的体现。


来源:亚洲艺术杂志

526
zan

注:本站部分文章及视频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艺术的狂热分子
讲座《安迪沃霍尔与波普艺术》
皇上驾到 | 著名当代艺术家赵利民
erwe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