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黄金时代中的逆袭者(中)

胡写笔记
艺次元
2017-06-20 09:54:43

上篇文章我们说到了年轻的伦勃朗来到了阿姆斯特丹这块福地,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万事皆备,只欠东风,打开局面需要一件标志性的作品,伦勃朗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外科同业协会每年一次在总部举行公开课,这一次主刀的医生名叫尼古拉斯.杜普。没错,打开阿姆斯特丹市场的大作就是《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完成于1632年)。从这张作品开始,他签上了自己的教名——伦勃朗,没有加父姓“哈尔曼松”,也没有加家族姓氏“凡.莱恩”。26岁的伦勃朗从此订单不断,开始跻身主流的艺术圈。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类似现在的“集体照”,人多且复杂,是凸显功力题材。

 伦勃朗通过自己生命中的“贵人”尤伦伯格来到阿姆斯特丹发展。又通过这个与自己合作的画商,结识了他的堂妹莎士基亚。两人认识不久就订婚了,1634年7月22日莎士基亚带着丰厚的嫁妆嫁给伦勃朗。伦勃朗终于由一个磨坊主的儿子,逆袭成了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并且赢取了白富美,人生快意不过如此!

《怀抱莎士基亚的自画像》约1636年,这张画是对屌丝单身狗一万点的伤害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让金樽空对月,我想说的就是此场景吧!

不过新婚不久莎士基亚的娘家人就开始焦虑,因为伦勃朗花销太大(败家老爷们儿),有“吃软饭”的嫌疑,担心小家庭会入不敷出。伦勃朗因为正值事业的上升期,所以信心满满,对于莎士基亚娘家人这种焦虑并未放在心上。两人感情深厚,他画了一大堆由莎士基亚做模特的创作,遇到心爱的人真是怎么也看不够,这是他们最幸福甜蜜的一段时光。我认为这是他个人的“黄金时代”。

莎士基亚的肖像

《扮作花神的莎士基亚》花神版的莎士基亚

《阿尔泰米希亚》索芙妮丝芭版的莎士基亚

《夜巡》中的莎士基亚

伦勃朗其实是一个生意经。我们来聊聊伦勃朗的生财之道。对于现在的画家也有一些启发(划重点)!首先,在技术上放弃了早期木板底子的使用,改用布面底子,这样可以提高制作速度,同时方便运输。其次,订单越来越多,人手不够,组织分工协作提高效率。伦勃朗开始招揽学徒,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成为伦勃朗工作室的成员。至于这种工作室和我们现在看到的“studio”不是一个概念,应该接近“factory”的概念。

伦勃朗使用的的布面油性底子,要比早期的木板底子提高很多效率

所以,当时伦勃朗的工作状况可不是开始初闯江湖的时候,工作室空空如也,一个人苦心孤诣的面对画架埋头创作。而是每天被前呼后拥学生包围着,进工作室后“指点江山”!那谁谁,你把背景改一改,客户感觉不好看,再给他手里加本书吧,显得有品位,就当赠送了。那谁谁,你过来一下,赶紧把这个底子做好,客户催得紧,最近我就要用。回头通知一下客户,我要发行限量版画了,前一百名还有优惠,叫他们赶紧预约,手慢无!哈哈,我估么着他就是这么拉风,这么拽!

伦勃朗故居的铜版工作室

铜版画作品

因为工作室里面有助手和学徒的参与创作,所以博物馆的藏品里都会标明:伦勃朗、伦勃朗弟子、伦勃朗工作室几类作品。油画的订单多了,由学徒负责部分基础性的工作,或者低难度的局部。原作太贵,需要一些廉价的艺术品依托数量优势占领低端市场。所以伦勃朗的小幅蚀刻宛如街头小广告一般层出不穷!

这些创作的办法到现在依然十分管用。例如:杰夫.昆斯和村上隆的创作方式都是这样工厂式的。学徒与助手的能力也不容小觑,比如凡戴克就曾经为鲁本斯当过助手,有点像《西游记》里的小动物,在天界呆久了不是沾了“佛性”就是有了“仙气”,就幻化成“精”啦!艺术家靠量取胜的低端艺术品和衍生品这个方式,在今天更是被发扬光大了!村上隆的版画色彩艳丽讨喜,价格便宜量又足!成功的艺术家最宝贵的不是双手,而是大脑,即得有工匠精神又得有商业头脑,这些人就是一台活的印钞机!

村上隆的版画作品

村上隆的工作室里,忙碌的助手,大家想象一下,伦勃朗的工作室也是一片忙碌!

确实,伦勃朗是一个花钱无度的人(没钱也挥霍不起来呀)。他很喜欢收藏,而且藏品门类丰富。有相当一部分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的版画或者原作摹本。所以也算是工作需要吧,因为他没有游历过意大利,所以这也是一种学习途径。真可谓“一画穷三代,挥笔毁一生”,学画画就是这么烧钱!除了绘画与资料外,还有各种物件,比如古董,标本模型什么的,很多都成了他画中的道具。后来他破产时这些物品被拍卖,清单共计记载363件,基本上是一个小型私人博物馆!

伦勃朗故居的内景,这些物品是根据他破产后的拍卖清单从新布置的,确实这些玩意儿现在也得不少花销

讲完了伦勃朗的生意再说他的艺术。

伦勃朗通过学习卡拉瓦乔画风(实际上巴洛克时期艺术家们多少都受到了卡拉瓦乔的影响),领会到了绘画真实的代入感。当然这是从画面上的直观感受,老胡个人觉得,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作品感觉不是“凡人”,而是“仙人”或“圣人”,没有谁是真切的普通人。也许是因为经过了漫长的中世纪,人们的宗教情节依然很重。到了卡拉瓦乔才开始画面中出现了“凡人”,绘画中开始关注世俗中的普通人,这也是文艺复兴绘画与巴洛克绘画在精神气质上的差别。

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都是这么“正襟危坐”,这么一本正经,哈哈

伦勃朗通过学习前辈大师的作品,技术逐渐完善。在他34岁的自画像中完美的得到体现,自然细腻的笔调,细节的刻画深入而放松。看看这张自画像,明显带有拉斐尔一般优雅的气质,同时对于自己内心的挖掘极为到位。少了些年少轻狂,多了些沉稳笃定,同时又充满憧憬与自信。

感觉这张经典的自画像,无论是光线还是人物姿势都很接近于拉斐尔的作品《卡斯蒂利奥内肖像》,学习绘画的秘诀就在于研究一流大师的一流作品。

感受一下细节带来的震撼

1639年他在布雷斯特拉特街购买了一处房子,那一带是阿姆斯特丹的“艺术区”,估计跟现在北京“798”艺术区差不多,有很强的区位优势。在那里买一座大房子就意味着商业和艺术上的成功,也是伦勃朗作为画家能力的体现。他老人家也是先付首付,而后慢慢还贷款(哎,房贷害死人呀,大师也不能幸免)。伦勃朗的人生即将由巅峰跌入谷底,这完全由一幅画引起。成也萧何败萧何,这张画奠定他大师的地位,同时也让他陷入经济危机。1642年伦勃朗爱妻去世,同年,这幅画诞生了,就是著名的《夜巡》。这一年成了伦勃朗人生的分界线,前半段是艺术天才的挥洒快意,后半段是孤独终老的无边落寞。在此之前他的画风精致细腻,在此之后逐渐走向概括凝练,画面中的对象也由的客观视觉的真实,转变为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与刻画。

奠定王者地位的大作——《夜巡》

下一篇文章老胡为大家讲述伦勃朗人生的后半段,那些接踵而至的打击与苦难,那些人生的低谷与绘画的高峰缠绕而成的生命时光!


来源:胡写笔记


297
zan

注:本站部分文章及视频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像外”第三季综合媒介毕业作品展在云南艺术学院召开
废墟中的抒情——评司维东的摄影作品
冷冰川新书亮相威尼斯双年展
erwe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