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相的现象——刘永刚新作展"在798蔓空间开幕

99艺术网
艺次元
2017-05-16 15:00:18

5月6日14时,"线相的现象-刘永刚新作展"于798东街蔓空间开幕。本次展览作为刘永刚近年来最为重要的学术新作展,由杨卫担任学术主持,范永忠担任策展人,围绕刘永刚提出的"线相"概念,主要展出2017年的最新系列绘画作品《爱拥》、《归问》、《心相》、《离合》、《封存》和《苹果》近百幅,1999-2009年期间创作的《站立的文字》系列石雕作品。


20170516_145330_423.jpg

站立的文字系列墨玉石1999-2009


20170516_145330_424.jpg

封存系列布面油画60x80cm2017


20170516_145330_425.jpg

苹果系列布面油画201760x80cm


这也是蔓空间入驻798后的首次公开亮相。开幕式首先进行了高蔓世纪文化有限公司的开业仪式。北京高蔓世纪文化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艺术生活方式。通过与国际专业艺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设立权威的学术研究平台,打造专业的艺术经纪运营团队。通过科学理性的推广运作,塑造具有中国元素的国际性一线艺术家。同时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研发具有中国文化元素及时代特征的文化创意产品,逐步构建全球范围的营销网络。


20170516_145330_426.jpg

范永忠


20170516_145330_427.jpg

展腾投资集团董事长高健智先生致辞


由策展人、北京高蔓世纪文化有限公司总裁兼蔓空间馆长范永忠先生主持,高蔓世纪文化董事长李青蔓女士,展腾投资董事长高健智先生,著名艺术家、中央美院教授闻立鹏先生,著名美术理论家、国画家邵大箴先生,著名批评家贾方舟先生,本次展览学术主持、著名批评家杨卫先生,著名收藏家吕忠丽女士以及艺术家刘永刚先生本人先后致辞。刘永刚先生是高蔓文化的首位签约艺术家,并在开幕式上与高蔓文化董事长李青蔓女士进行现场签约。


20170516_145330_428.jpg


出席本次开幕式的嘉宾有艺术界和金融界相关人士100余位,闻立鹏夫妇、邵大箴、水天中、刘骁纯、贾方舟、陶咏白、王端廷、殷双喜、徐虹、杨卫、荣剑、张夫也、于化云等著名艺术批评家,其中尽是业界泰斗级人物。杨卫先生在开幕式上感慨:"把这么多老先生邀齐了,真不容易,大概这是美术界的最后一次了。"殷双喜先生说:"即便是美术馆的重要展览,也不可能把这些老先生全请到。"开幕式后由杨卫主持的学术研讨会上,出席嘉宾更是热烈讨论,百家争鸣。


20170516_145330_429.jpg


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著名批评家杨卫谈刘永刚作品:

在西方表现主义和抽象绘画的发展历程中,有不少西方艺术家,也从中国的书法中吸收过营养,比如马瑟韦尔、克莱因、苏拉热等等。但不同的是,刘永刚并非从西方的艺术逻辑出发,来认识书法的"线",而是将其转换为一种自我的文化立场,并以此为据,试图来开避一种艺术的新格局,创造一种文化的新面貎。正如他起先不是以绘画,而是用雕塑装置来演绎汉字的抽象形态一样。将汉字拟人化地屹立于大地之上,作为某种力量的象征,也预示了刘永刚超越过去,建构自己"线相艺术"的雄心。


20170516_145330_430.jpg


当然,刘永刚也非常清楚,要真正超越过去,其实并非易事。毕竟前面已经有不少人做过"线"的尝试,所以,他必须先完善自己的"线相艺术"理论,然后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形成知行合一的整体之后,再一步一步地自我突破。于是,经过长期的理论思考,以及发愤忘食的创作,刘永刚便有了现在这批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系列作品。即从"站立的文字"延伸出来,依次展开以"爱拥"--"归问"--"心相"--"离合"--"封存"--"苹果"来命名的阶段性创作。他把这些阶段作为创新的限制,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与自我蜕变,从而形成一种观念的内在循环与语言的紧张关系,于一张一弛的自我拉扯中,也逐步完善了自己的"线相艺术"理论。


20170516_145330_431.jpg


应该说,刘永刚的这种努力,为中国当代艺术回到自身语境后,深层次地推进提供了可能。因为将西方艺术嫁接到中国,如果不进行观念的转换与个人方式的拓展,就无法深入,也很难落地生根。这就像表现主义与抽象绘画,引入中国近百年以来,始终还停留在表面的形式探索一样。要么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承载思想解放的内容;要么是贴上所谓"中国意象"的标签,以示与西方艺术的不同……诸如此类,其实并没有完全跳出吴冠中的"形式美"范畴,而与当代艺术的观念表达相距甚远。刘永刚深知其问题之所在,他推出自己的"线相艺术"理论,并一以贯之地践行,便是希望穿透表面的中国符号,再往观念层次迈进一步。


20170516_145330_432.jpg


具体到刘永刚的艺术方式,可以说也是别出心裁。正如他将雕塑与绘画相结合,以雕塑来塑造原形,又用绘画加以抽象,继而再从绘画中摄取雕塑的创作灵感一样。他的"线相艺术"理论,也是在这样一个否定之再否定的创作逻辑中,得以拓展和延伸,得以深化和确立的。比如他的绘画作品《归问》系列的出现,原本是对雕塑作品《爱拥》的写生,但在绘画的过程中,又抽象出了"门"的意象;继而通过门的衍生,又隐约出现了抽象的人;再后来门又被转化为意象性的储柜,装满世间的各种乱象;最后语言开始纯化,简单到对着切开的半个苹果写生;而不断萎缩的苹果核,又回到了原初的雕塑作品"爱拥"的意象之中……如此周而复始,互为因果,相生相变,不仅通过具体的创作承担和拓展了观念,促成了刘永刚的自我超越之路。更为重要的是,也为他的观念设计与理论思考,增加了创作的趣味与艺术的魅力。(节选自杨卫《线相与超越--谈刘永刚的艺术》一文)


20170516_145330_433.jpg


多年的艺术实践,以及长期的海外留学经历,促使刘永刚常常反思自己的文化归属,借西方文明的"他山之石",使他愈发明确地发现了东方艺术的内在规律。通过梳理中国艺术史中出现的不同媒介的艺术语言特点,总结出来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其实是"线相"的艺术--"线",即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相",则反映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特有的精神面貌--唐尚法,宋尚意,元尚态,明尚朴,清尚趣。


20170516_145330_434.jpg


那么反应我们这个时代的面貌是什么呢?我们曾一度被迫放弃自己的文化、艺术传统,学习、追随西方的工业技术、价值观念以及艺术技法,而忽视了东方艺术语言的精髓--线。如今,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找回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冷静思考文化本源,找寻思想根基,并表现属于自己的艺术规律。眼下的这个时代是无法用因与果的联系来诠释的,但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真挚的情感交付出去,让艺术家的才华得到完全释放,让艺术的"线相"和精神的"尚立"回到本初,这才是这个时代的艺术家要去追求和完成的使命。


20170516_145330_435.jpg


让线相成为一种现象,是我们这个时代应当赋有的一种面貌。


来源:99艺术网

105
zan

注:本站部分文章及视频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恋上美女的野兽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发情的宙斯
陈文令大型雕塑艺术展开幕 雕塑“万物之牛”落户西安
Timothy Taylor:丁乙抽象中的“鲜活”和“无界”吸引了我
erweima